公司動態(tài)
植物基因轉化常用方法
閱讀:64 發(fā)布時間:2016-6-23一. 植物遺傳轉化的方法ELISA試劑盒
植物遺傳轉化技術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直接基因轉移技術,包括基因槍法、原生質體法、脂質體法、花粉管通道法、電激轉化法、PEG介導轉化方法等,其中基因槍轉化法是代表。另一類是生物介導的轉化方法,主要有農桿菌介導和病毒介導兩種轉化方法,其中農桿菌介導的轉化方法操作簡便、成本低、轉化率高,廣泛應用于雙子葉植物的遺傳轉化。
二.農桿菌介導的基因轉化方法
(一)農桿菌的Ti質粒與T-DNA的整合機制
幾乎所有雙子葉植物都容易受到土壤農桿菌感染,而產生根瘤。它是一種革蘭氏陰性土壤桿菌(A. tumefaciens)。其致瘤特性是由Ti(tumor-inducing)質粒介導的。農桿根瘤菌之所以會感染植物根部是因為植物根部損傷部位分泌出酚類物質乙酰丁香酮和羥基乙酰丁香酮,這些酚類物質可以誘導Vir(Virulence region)基因的啟動表達,Vir基因的產物將Ti質粒上的一段T-DNA單鏈切下,而位于根瘤染色體上的操縱子基因產物則與單鏈T-DNA結合,形成復合物,轉化植物根部細胞。T-DNA上有三套基因,其中兩套基因分別控制合成植物生長素與分裂素,促使植物創(chuàng)傷組織無限制地生長與分裂,形成冠癭瘤。第三套基因合成冠癭堿,冠癭堿有四種類型:章魚堿(octopine)、胭脂堿(nopaline)、農桿堿(agropine)、琥珀堿(succinamopine),使農桿菌生長必需的物質。
1. Ti質粒的結構
在發(fā)現(xiàn)根瘤農桿菌誘發(fā)冠癭瘤的本質是Ti質粒后,Ti質粒便成為冠癭瘤形成基因鑒定與分析的主要研究對象。
Ti質粒大約在160~240kB之間。其中T-DNA大約在15kb-30kb。Vir基因區(qū)在36kb左右。除此之外,Ti質粒上還存在Con區(qū)(region encoding conjugation)和Ori區(qū)(origin of replication)。
植物基因轉化常用方法。
FUS 粘液樣脂肪肉瘤蛋白FUS1抗體
FOLH1B 細胞生長抑制蛋白26/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樣蛋白抗體
FAM123B 腎母細胞瘤基因X染色體蛋白抗體
phospho-FADD (Ser194) 磷酸化Fas死亡結構域相關蛋白抗體
FAM123B 腎母細胞瘤X蛋白抗體
FUCA1 α-L巖藻糖苷酶抗體
FbxW2 FbxW2蛋白抗體
Fbxw7 Fbxw7蛋白抗體
FBXW8 FBXW8蛋白抗體
human Fibrinogen 人纖維蛋白原單克隆抗體
FANCD2 FANCD2抗體
phospho-FANCD2 (Ser222) 磷酸化FANCD2抗體
FREM2 細胞外基質蛋白FREM2抗體
FRG1 面肩肱型肌營養(yǎng)不良癥相關蛋白FRG1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