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簡介
詳細介紹
電纜識別測試儀*
測試原理
1、電纜故障粗測方法及發(fā)展歷史概述
(1)、脈沖反射法: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電纜故障測試普遍采用了閃測法測試,原理為脈沖反射法(也叫雷達法)。所用的儀器以電子管、晶體管電路為主,體積龐大。采用的顯示器先后有示波管型閃測儀、存貯示波管型閃測儀等等。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后,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遍應用,智能型電纜故障閃絡測試儀(閃測儀)開始投入使用,采用的測試原理依舊是脈沖反射法。采用的閃測儀從顯像管顯示到液晶顯示,普遍應用單片機電路進行控制,使電纜故障的粗測工作進入到一個新境界。
(2)、電橋法:自從有了地埋電纜以后,電纜故障的檢測工作就成了必須解決的問題。初的電纜故障粗測工作,是用電橋平衡測試原理進行的,當時曾用過電阻電橋、電容電橋、低壓電橋、高壓電橋等。用電橋原理測試電纜故障距離,曾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普遍采用的方法。到了2000年以后,使用電橋法測試原理的儀器還繼續(xù)使用并且有所發(fā)展,使用計算機技術后,也出現(xiàn)了具有更高智能化的電橋測試儀(如高壓數(shù)字電橋)。應用脈沖反射法(也有叫沖閃法)的智能型閃測儀,是應用范圍,市場保有量大的電纜故障粗測儀器。例如北京供電系統(tǒng),由于地埋電纜使用時間長,電纜鋪設量大,應用電纜故障測試儀的歷史也較長,從1993年后10年間,購買的單片機控制的、DTC系列探測儀的早期產品、TC系列大屏幕液晶顯示的電纜故障測試儀有50余套,幾乎每個供電部門都使用。并且在有些供電部門,把該類電纜故障測試儀的使用,作為電纜測試工種高級工考試必須掌握的技能,筆者曾多次對北京供電系統(tǒng)進行過脈沖反射法電纜故障測試儀的技術培訓。由于該類儀器應用時間長,對該類型的閃測儀的使用知識和使用經驗的培訓資料及專著種類較多,有利于用戶及時掌握儀器的使用技巧。
脈沖反射法閃測儀的測試原理為:
測量電纜故障時,電纜可視為一條均勻分布的傳輸線,根據(jù)傳輸線(長線)理論,在電纜一端加脈沖電壓,則此脈沖按一定的速度(決定于電纜介質的介電常數(shù)和導磁系數(shù))沿線傳輸,當脈沖遇到故障點(或阻抗不均勻點)就會發(fā)生反射,用閃測儀記錄下發(fā)送脈沖和反射脈沖之間的傳輸時間△T,則可按已知的傳輸速度V來計算出故障點的距離Lx,Lx=V·△T/2
測全長則可利用終端反射脈沖:L=V·T/2
電纜識別測試儀*
技術指標
1)、指示方式:蘭色背光指針表及超亮發(fā)光二極管指示。
2)、電源:9V方塊干電池 2節(jié)。
3)、重量:5kg(含鋁合金箱)
4)、外形尺寸:380×320×120mm3 (含鋁合金箱)
操作步驟
1. 接發(fā)射源:
將發(fā)射卡鉗A的紅、黑兩個接線插頭插在發(fā)射源對應
的兩個紅、黑接線柱上,將發(fā)射卡鉗A卡在被識別電纜上。發(fā)射卡鉗A上的箭頭指向電纜終端。被識別電纜兩端應可靠接地,對于不運行的電纜,也可以將兩端的芯線接地。
2. 識別:在識別點,用接收卡鉗B對各條電纜進行識別。在進
行識別時,一定要將接收卡鉗上的箭頭始終指向電纜的終端方向,逐條電纜進行卡測。在被識別電纜上,接收機電流表頭指針一定是向右偏轉,同時聲光報警提示。而在其余電纜上,接收機電流表頭指針一定是向左偏轉,沒有聲光報警提示。接收機電流表頭指針向右偏轉,同時聲光報警提示的,就是要尋找和識別的那條電纜。也就是說,該電纜溝里無論有多少條電纜,當用接收卡鉗B對各條電纜進行識別時只有一條電纜(要尋找和識別的電纜)上的接收機電流表頭指針是向右偏轉,同時聲光報警提示的。